对外开放:中国大步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12/10/26 06:12:41

深圳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经济交往对象主要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经济交往面很窄,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文革”结束后,深受封闭之害的中国将目光投向了整个世界。

19777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则批准了国家计委呈报的《八年引进规划》(即《关于引进新技术和进口成套设备规划的请示报告》),同意在五五计划后三年和六五计划期间,除抓紧1973年批准的“四三方案”中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外,再进口一批成套设备、单机和技术专利,解决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问题。从1977年上半年起,轻工、地质、农业、冶金、兵器工业等部和国家经委即派团赴欧美日本等国参观访问。从1977年冬开始,中央陆续派出高级代表团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考察、访问。在19787月至9月的国务院务虚会上对访问团提交的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1978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此后对外开放大大推进。

197916日,广东省和交通部联合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报告》表示,根据中央“立足港澳,依靠国内,面向海外,多种经营,工商结合,买卖结合”的方针,同意在宝安县蛇口公社境内建立工业区,以便利用国内较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同时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原材料,把两者充分结合起来。这份报告当即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197913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谷牧等听取了彭德清(交通部副部长)、袁庚(香港招商局副董事长)的汇报。李先念赞成他们的设想,说:现在就是要把香港和内地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外资来搞建设。李先念同意在宝安县南头半岛尖上划出一块2平方公里的地段,作为招商局的工业用地。22日,谷牧召集有关部委负责人商议落实。谷牧在会上传达了邓小平“广东、福建可以更放开一些”的意见。指出:在蛇口设厂经济上要享受香港的待遇,进出自由。会议一致同意在蛇口办工业区。720日,响起开山第一炮,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正式诞生。

在此之前,中共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已经积极进行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的探索。在1978年冬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提出:希望中央多给地方处理问题的机动余地。允许广东吸收港澳、华侨资金,从香港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和技术,购进电力,进口部分饲料。凡是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方面的经济业务,授权广东决断处理。福建也提出,要利用侨乡优势,吸收外资、侨资,放手大搞出口贸易,为发展福建经济创出一条路子,并建议开放福州、厦门等港口。中央十分重视这些意见和建议。197945日至28日,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专门讨论经济建设问题。会议期间,邓小平对习仲勋、杨尚昆提出的在邻近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的意见表示赞同,并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责成广东、福建两省,就关于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四个“出口特区”问题进一步组织论证,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报中央审定。6月上旬,广东、福建两省先后向中央呈送报告,提出设立特区,“特区内允许华侨、港澳商人直接投资办厂,也允许某些外国厂商投资设厂,或同他们兴办合营企业和旅游等业。”华国锋赞同、支持试办特区,经他圈阅、批示,720日,正式发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特区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19805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19803月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试办“经济特区”。在特区内,在维护中国主权、执行中国法律法令等原则下,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吸引侨商、外商投资办厂,或同他们合办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对外贸易。

为了给“经济特区”的举办提供法律依据并指导与规范人们的行动,19808月,叶剑英委员长主持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从此,“经济特区”由国家立法而正式诞生。四个经济特区的建设很快进入有序运作的轨道。经济特区启动建设的初期,它的积极作用就显现出来。1979年广东省外贸出口创汇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78年增长32%;福建省1979年外贸出口也比l978年增长30%

但在经济特区举办过程中,也遭受了非议。1984年初,邓小平先后考察了广州、深圳、珠海、厦门和上海。调研过程中,针对社会上对特区的争议,他为珠海经济特区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给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为厦门经济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考察回京后,他与胡耀邦、万里、杨尚昆等人谈话时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326日至4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沿海部分城市负责人及有关省区负责人座谈会,着重就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具体政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部署。5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5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继而在1988年初又将辽东半岛、胶东半岛、河北省环渤海湾地区和广西北部湾地区的234个县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从而使中国在东部沿海地带由南往北共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地区形成了一大片狭长的沿海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个开放地带横跨11个省、市、区,包括近300个市县,2.2亿人口,总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我国由此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南岛的开发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19806月底至7月初,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海南岛问题座谈会。724日,国务院批转《海南岛问题座谈会纪要》,明确提出对海南要放宽政策,把经济搞活,在进出口贸易上可给予较大的自主权。19819月,广东省政府专门作出《关于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的几个问题的决定》。19831月,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先后视察海南岛,探讨加快海南岛的改革开放问题。23月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委托,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集中讨论了加快海南开发问题。4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1984224日,邓小平在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后与胡耀邦等人的谈话中提出:“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根据这一精神,1984531日,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成立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扩大其自主权限。19868月,国务院又决定赋予海南行政区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实行计划单列。1987612日,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第一次向世界宣布:“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

19884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议案,决定设立海南省,批准海南全岛作为经济特区,并在海南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经济政策。825日,海南省正式成立。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中央决心对上海进行开发。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19904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我们扩大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对于上海和全国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事情。后来,随着“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决策的提出,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对外开放更加深入。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 沈传亮

 

点击下载文件:

   上一条: 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搭上市场经济快车
   下一条: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历史的伟大转折

版权所有:中共湖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党校 @ 2018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  邮政编码:410128   电话:0731-84618005   E-mail:zzb@huna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