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引领当代中国稳步前行

发布时间:2012/10/26 06:23:22

标题图片

中国对于发展问题的关注,伴随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进程而逐步深化。20世纪80年代期间,中国建立了环境委员会、国家环保局、地方管理分支机构,并在中央各部和其他许多单位中建立了环保机构。同时建立了一支环境问题的专家队伍,并制定了许多环保法律法规。例如,这些法律规定将高污染工业迁出大城市;污染水资源需要付费;禁止在新建工厂中采用某些高污染的技术。此外,中国还建立了一套监测大城市空气质量的系统。19916月,中国政府在北京率先发起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并通过《北京宣言》,表明了中国政府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原则立场。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恰好处在总体上迈入小康社会门槛的重要时刻。中共中央注意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候,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此时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在此之前,中国过于注重经济增长,相对忽视了民生建设,积累了一些社会矛盾。“有增长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问题愈显突出。鉴于国际经验,两者关系处理得不好,可能会引起社会分层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出现社会动荡;矛盾处理得好,则可以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团结、友爱、公平、正义的社会。而科学发展,则是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相协调,使人们在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奋斗的时候,从“增长”走向“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共中央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全局高度,酝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着眼点就是要回答:在新的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在中国发展面临转型的关键时刻,新的考验不期而至。中共十六大召开之后不久,20033月,中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疫情重大灾害,引发世界关注。面对这一罕见的重大疫情,中共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行了科学防治。2003415日,胡锦涛在听取广东省委省政府汇报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通过采取科学防治措施,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中国取得了夺取防治“非典”工作的胜利,并同时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

2003728日,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通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真正使这次防治非典斗争成为我们改进工作、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8月底9月初,在江西调研时,胡锦涛第一次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提法。

2003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一讲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4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胡锦涛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

为使科学发展观引起全党重视,2004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关问题,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重要战略思想加以阐述。2005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科学发展观”出现10次,另有3处措词为“科学发展”。在《建议》第二部分,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大标题展开论述,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2006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进一步确立。

科学发展观,在200710月党的十七大上得到重申并进一步阐发。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共十七大还首次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地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

中国共产党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论者。自提出科学发展观后,中国共产党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随即同步展开。

先行试点、取得经验、然后推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各项工作的成功做法,也是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从20083月起,江苏省、江西省、四川省和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23个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决策部署下,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启动。从这时起,全党自上而下分三批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截至20102月底,共有370多万个党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参加了这次波澜壮阔的学习实践活动。

回顾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过程,很明显其与环境问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有识之士都有自己的判断。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度“环境英雄”、称为“碳交易之父”的前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创始人Richard Sandor20103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们坚信中国会非常小心地平衡经济增长、政治稳定与环境目标的关系。在过去的5年中,我去过中国20次,拜访中国的政府官员、国有企业管理者,看有无可能建立一个自愿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40%45%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中国的确具有节能减排和提高环境质量的决心。一个国家开始走向富裕,就会把它们的眼光放到环境保护和节能方面。我们相信,中国有机会成为基于市场的碳排放机制的领先者。[1]他的判断,无疑是中肯的。但有一点可能没有意识到或没有谈到,即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危机与挑战的武器。当然,科学发展观不仅仅关注环境问题。

无论如何,中国人和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将以此作为前行的方向指引。当然,中国共产党也明晰前进道路上的挑战与困难,并有迎接挑战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在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20127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之前,统一党的高级干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认识,从而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已经成为20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特点。“7·23”讲话对科学发展观的郑重重申,表明中国未来还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继续前进。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 沈传亮

点击下载文件:

   上一条: 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奠基人
   下一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版权所有:中共湖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党校 @ 2018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  邮政编码:410128   电话:0731-84618005   E-mail:zzb@huna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