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布时间:2012/10/26 06:21:3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目标。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口号。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一次与日本客人谈话时率先提出搞“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说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水平比较低,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8001000美元之间。此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对如何达到小康目标做出部署。经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在20世纪末我们顺利完成了实现小康的目标。在20017月举行的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明确宣布,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可以说,进入新世纪,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究竟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党的十六大对此作出了部署。

2002118日至14日,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勾画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十六大从四个方面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力争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要做到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有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二,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将政治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体系,成为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必须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第三,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共十六大从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和军队、祖国统一、外交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际上制定了未来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纲领。

十六大以来,中国人民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中共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提出新目标新要求的同时,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十七大进行了具体的部署。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既与十六大提出的目标要求相一致,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深化,从而构成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为引领中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巨大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03年至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世界经济剧烈动荡中创造了持续较快增长的中国奇迹。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在2011年达到35083元,按平均汇率计算,已达到5432美元。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2011年末已超过3万亿美元大关。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取得新成效,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1%,外需贡献率则由2002年的7.6%转为负4.1%。由于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下降,从2002年的13.7%下降到2011年的10.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2年的44.8%提高到2011年的46.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41.5%提高到2011年的43.1%。此外,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科技创新推动作用明显。

第三,民主法治持续进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化迈出重要步伐,基层民主深深扎根,决策日益民主化科学化。公民参与政治积极性日益增加,政治透明度越来越高,大部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进一步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和兴旺发达奠定了法制根基。

第四,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经过十年来的发展,人民享有愈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体到文化事业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1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952个,比2002年末增加255个;博物馆2650个,增加1139个;艺术表演团体7069个,增加4482个。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209万户,增加10352万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共生产电视剧469部,动画电视261444分钟;生产故事影片558部;出版各类报纸467亿份,各类期刊33亿册,图书77亿册。初步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第五,社会建设全面进步。这十年来,党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关注和改善民生,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显著改善。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居民生活质量也有改善,2011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40.4%,比2002年有所降低。十年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卫生工作成效显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体育事业不断进步,特别是成功举办了2008北京奥运会,实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第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十年来,环境质量继续改善,2011年中国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一至三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6.3%。在监测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8%。节能降耗方面,201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总能耗比2002年下降12.9%。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青山秀水、草长莺飞的秀美景象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第七,成功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成功举办大事、要事,从容应对急事、难事,经受住一次次严峻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到彰显。妥善应对汶川特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玉树地震、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和旱灾,夺取了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得到充分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体制优势得到充分发扬。排除了境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依法处置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迅速控制事态发展,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神舟”飞天、“嫦娥”揽月、“天宫”对接、“蛟龙”探海、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一次又一次让世界惊叹、让中国骄傲,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沈传亮

 

点击下载文件:

   上一条: 科学发展观:引领当代中国稳步前行
   下一条: 邓小平南巡:中国迎来第二次思想大解放

版权所有:中共湖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党校 @ 2018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  邮政编码:410128   电话:0731-84618005   E-mail:zzb@hunau.net